地址:肥东
电话:0783-987116
传真:0781-986711
邮箱:rizhao299177@126.com
美国正处于与俄罗斯开战的边缘 。美国《新闻周刊》30日以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庆贺俄罗斯外交工作者日前夕接受采访时的正处话为题报道称 。
里亚布科夫还暗示,于俄缘为了造成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开战战略失败 ,2026年俄美现有的美国新START核军控条约到期后,美国非常有可能不会续签。正处
新START条约,于俄缘即《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开战条约》,于2010年签署,美国是正处俄美这两个全球最大拥核国家间关于核武器仅剩的双边条约,为两国部署战略核弹头的于俄缘数量设置了不超过1550枚的上限,并允许它们检查彼此的开战库存。
条约原定于2021年期满 ,美国两国将其延长了五年,正处将于2026年2月5日到期。于俄缘
但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和加剧,去年8月,两国核武互查活动已暂停。双方本计划在去年11月展开恢复互查的谈判,但在最后一刻取消,双方尚未就新谈判的时间框架达成一致。
里亚布科夫说 ,该条约旨在加强基于互信和安全原则的战略关系 ,但美国为了解决所谓的俄罗斯问题,以最粗暴和愤世嫉俗的方式违反了条约里的规定。
这意味着美国和北约正处于与俄罗斯直接冲突的边缘 。里亚布科夫说 ,美国近年来无视俄方利益 ,已经废弃了大部分军备控制架构 ,新START很可能成为新的牺牲品。
他坚称,终止条约不是俄罗斯的选择,但俄方已经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了准备。
随着新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琳恩·特雷西上任 ,里亚布科夫表示 ,包括军备控制在内的整个安全领域的局势都被美国的反俄路线所挟持,两国关系已被美国的反俄路线带入了死胡同,而且这种路线一年比一年强硬。
他说,我们将用尽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手段 ,以坚决的态度抵制这种行为 。
美国《新闻周刊》认为,里亚布科夫的言论是在警告美国,即美国对乌克兰的持续军事支援或会破坏新START条约的履行。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资料图 。图源:俄罗斯外交部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 ,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270亿美元的安全援助,其中包括超过1600套毒刺防空火箭系统 、8500套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和超过100万发155毫米火炮。
在里亚布科夫接受采访之前,美国上周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31辆能够快速移动的M1艾布拉姆斯坦克,作为西方对抗俄罗斯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
德国总理朔尔茨25日宣布,德国将向乌克兰提供14辆豹2坦克作为主战坦克,并允许其他北约国家 ,如波兰、挪威、芬兰将手中的德国豹2坦克转让给乌克兰 。
对此,里亚布科夫说 ,毫无疑问,这是极具破坏性的一步,表明乌克兰局势明显升级 。自相矛盾的是,美国官员却辩称,向乌克兰交付范围更广 、越来越先进的系统 ,包括重型系统 ,并不是在升级局势。
显而易见,美国不仅是整个乌克兰危机的主导者 ,也是主要的受益者。里亚布科夫指出,美国将乌克兰视为其军工联合体产品的试验场,各种用以抵抗俄罗斯的武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包括现代的 、超远程的,都在乌克兰战场接受测试。
与此同时,美国还通过将军事装备撤出欧洲 ,将其送往乌克兰战区‘处置’ ,强加给欧洲人新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同,以购买美国的军事产品 。里亚布科夫警告称,这场愤世嫉俗的游戏的参与者,结局会很糟糕。
英国《每日邮报》称,去年秋季,乌克兰军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击 ,但局势自去年11月以来就陷入停滞,俄罗斯重新掌握了主动权。俄罗斯的私人军事公司瓦格纳集团正在为俄正规军争取重组预备役部队的时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催促西方必须加快交付其承诺的武器 ,以便乌克兰能够反击。俄罗斯希望战争拖延并耗尽我们的力量 ,所以我们必须让时间成为武器。他要求西方加快供应并为乌克兰提供新的武器选择。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0日重申立场 ,即西方进一步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只会使局势进一步升级 。这导致北约国家越来越多地直接卷入冲突,而它们却没有改变事态发展的能力和意图 。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随着局势的升级,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的俄乌谈判进展困难,谈判的大门正在越关越紧。在美国宣布决定向乌克兰供应M1艾布拉姆斯坦克后,俄方认为无法与乌克兰举行会谈 。
里亚布科夫说:美国及其附庸国 ,包括加拿大 ,正在竞争谁能供应更多的武器给乌克兰,尤其是过时的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 ,无论是与乌克兰纳粹分子 ,还是与操纵他们的‘傀儡师’交谈 ,都毫无意义 。
此前,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和前防长盖茨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联合文章,称俄罗斯不割让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吞并的领土,目的是将来利用这些地区成为攻击西方的桥头堡。
对此,里亚布科夫表示,非常遗憾,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对俄罗斯话题的专业认知水平急剧下降。
我们说过很多次,也用行动证明了,我们不需要西方,我们就想一个人待着。但北约不断爬上俄罗斯的边境,疯狂地坚持用恐俄故事让我们的邻国僵尸化。里亚布科夫说 ,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